印染行业 提升生产工艺已迫在眉睫
慧聪水工业网 近年来环境污染倍受民众关注。尤其去年9月媒体报道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后,不仅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关注,也引发了全社会对环境保护再度思考。一时间,化工污染企业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印染行业作为此次污染事件的主角也饱遭诟病。 在事件发生后,众多媒体调查了印染行业的现状,发现多数印染企业布局分散,并且生产时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以及废酸难以得到有效处理,排放后对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危害。 关停排污企业并不能根除污染 通过“腾格里事件”让人们知道了一个陌生产品名称“染料中间体”(以下“还原物”),化学名称为3-氨基-甲氧基乙酰苯胺。 据相关资料介绍,此产品在1998年之前苏南、上海等地均有生产,但由于生产工艺后,环保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企业又不愿投入开发清洁工艺和治理污染,所以只能向地处偏僻且监管薄弱的腾格里沙漠搬迁。截止2014年,“还原物”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腾格里沙漠附近的宁夏中卫和内蒙阿拉善左旗一带。 在“腾格里事件”曝光后,宁夏明盛染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明盛”)已经被环保部门勒令停产,但这并不意味着印染行业污染的结束。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还原物”现阶段总产能约3.5万吨/年,其中宁夏明盛产能为1.5万吨/年,宁夏明盛等企业的停产和限产,意味着行业70%左右的产能瞬间缩减,造成了短期内市场的巨大缺口,导致“还原物”价格也逐渐攀升,面对着巨大的利益的诱惑,一些企业铤而走险偷偷上马“还原物”装置。 近日在“腾格里沙漠污染治理”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环境影响评价室副主任杨卫国表示,由于污染工艺生产“还原物”流程短,只要方便排污,生产很容易组织。并且有了腾格里的“前车之鉴”,新进入者生产方式更加隐蔽,隐蔽违法能力更强,更加难以监管。 责任编辑:童志威 |